<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南京印发《关于打造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08-14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力推进南京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省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展现新作为,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支撑和保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聚焦“国际化”“一体化”“现代化”,提高国际扇面联通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国内扇面辐射能力,构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链接枢纽;提升交通发展软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支撑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化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国际视野。聚力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联动上海、杭州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全面提升链接全球能力,保障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全面提升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坚持系统观念。聚力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内扇面辐射能力,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港口、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和城市内部交通等建设,更好发挥在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聚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交通运输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变革。

        坚持安全绿色。聚力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聚力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突出交通服务人民的基本属性,筑牢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本底,建设绿色人文交通。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国际化、一体化、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初步形成引领南京都市圈、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亚太、链接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实现1日联通全球、1小时畅行都市圈、2小时抵达长三角设区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3刻钟。

        ——国际化。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力争进入全球前50位,在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中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更加突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港沿江码头通过能力达到2.55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近洋集装箱航线持续扩增,高端航运服务取得显着突破。中欧班列品牌影响力显着提升。

        ——一体化。联动南京都市圈枢纽资源,打造向内辐射中西部、向外链接全世界的枢纽型都市圈。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城际道路断点基本消除,省际航道瓶颈基本打通,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达到1821条,基本满足跨江城镇组团发展需求。

        ——现代化。成为全省数字交通领跑者,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交通运输对外部资源环境更加友好。建成绿色配送示范城市,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显着,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创建“信用交通市”,信用监管重点领域覆盖率达到100%

        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二、聚焦“国际化”,提高国际扇面联通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着力提升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

        1提升机场终端容量。续建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工程,推动三期工程建设。推进马鞍机场启用民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到2025年,禄口机场客运吞吐量力争达到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60万吨。(责任单位:东部机场集团,市空指办,市交通运输局,江宁区、六合区

        2优化航线航班资源。密切跟踪疫情期间国际航班管控政策变化,及时恢复国际航线航班,稳步构建“东联北美,西至欧洲、中东,南畅澳洲、东南亚,北达东北亚”的全球航线网络。进一步吸引更多基地航空公司驻场运营,推进南京本土航空公司组建,为禄口机场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内航线、航班资源。全面推进机制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提升边检通关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提升“最佳服务机场”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东部机场集团,市空指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3打造全国领先的国际货邮核心枢纽。推动中邮航在禄口机场加大运力投放,建设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打造国际货邮核心枢纽,与上海、杭州共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开展国际货邮业务,构建对外开放的公共物流平台,实现国际快件、国际邮件、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三合一”集约运营模式。发挥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优势,完善禄口机场便利通关体系。(责任单位:中国邮政集团江苏分公司,东部机场集团,市空指办,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江宁区、溧水区

        (二)做大做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1建设江海转运海港枢纽。优化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顶层设计,编制实施《南京港总体规划》《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规划》,推动省、市共建。进一步提升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通行效率,协调推动尹公洲航道整治,研究开通和畅洲北汊航道,实现12.5米深水航道实质性通达南京。加快龙潭、西坝、铜井、七坝等港区泊位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5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占比。开工建设秦淮河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江宁彭福—长江口门段),加快推进水阳江、驷马山干渠以及重要支线航道前期研究工作。到2025年,长江大桥下游江段5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占比大幅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南京港集团,南京海事局,南京引航站

        2整合优化航线航班资源。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的集装箱近洋航线及内贸干线始发港,继续巩固加密日韩航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开通至东南亚沿线国家及远东航线,拓展长江支线。合力推进南京都市圈港口群协同发展,加强与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淮安淮河水运中心,滁州、宣城内河港口集散中心的合作,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打造长江滚装运输核心港,拓展汽车滚装江海转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服务,按程序争取建设龙潭港区整车进出口口岸。(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南京港集团

        3拓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加快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打造南京航运物流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引进航运物流总部企业、港航服务、港航政务和口岸管理单位等入驻,提升基础航运服务质量。全面推进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信息、保险、法律、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整合省内外船舶交易资源,完善信息发布、在线竞拍等功能,研究构建江海河航运物流指数体系,将南京航运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全省航运指数官方研究及发布平台。(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鼓楼区,南京港集团,南京海事局

        (三)打造优势资源集聚的国际班列枢纽

        1持续扩大中欧(亚)班列规模。推动中欧班列向龙潭港区转移,稳定开行“南京—莫斯科”精品线路、“南京—中亚”基础线路、“南京—老挝万象”东盟线路,积极打造“南京—蒂尔堡”精品线路,拓展南京至远欧城市铁路枢纽暨“枢纽—枢纽”的集结线路。构建境外揽货体系,鼓励开展跨境贸易,推动“运贸一体”。依托南京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拓展中欧班列业务范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

        2推动优势资源整合优化。发挥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市场运行主体作用,统筹安排南京—中亚、南京—莫斯科、南京—欧洲方向及回程班列线路开行,共同打造中欧班列产业生态链体系。结合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综保区功能完善,争取设立铁路口岸,推动中欧班列进口货物转关和保税监管模式。加强与班列沿线国家以及海关、监管、执法、检疫、交通等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共享海外站点和海外货源信息。探索港、铁合作经营模式,推动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交通集团,南京港集团

        三、聚焦“一体化”,增强国内扇面辐射能力,构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链接枢纽

        (一)构筑直连全国的综合运输通道

        1打造国家两大交通主轴交汇枢纽。进一步提升京沪、沿江综合运输通道能力,加快通道内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等项目建设,超前谋划超高速铁路廊道。支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长三角—京津冀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建设,畅通南京—洛阳通道,支撑构建大陆桥走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相关区

        2构筑“九向放射”的综合运输通道。强化宁郑、宁徐、宁连、宁通、宁沪、宁杭、宁黄、宁安、宁合等通道能级,加快通道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交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南沿江铁路、宁淮铁路、宁扬宁马铁路、宁宣铁路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宁滁蚌铁路、南京至广德至杭州铁路。到2025年,力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330公里、600公里。(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江北新区,相关区

        (二)建设辐射都市圈的城际交通网

        1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辐射周边城市、重要城镇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宁马线、宁仪扬线、宁滁线等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城际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推动南京地铁6号线与S1线跨线运营,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通勤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到2025年,都市圈城际轨道运营里程约230公里。(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地铁集团,江北新区,相关区

        2构建高快一体化路网体系。推进南京都市圈环线及宁盐、宁和、宁滁、宁广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部分高速公路瓶颈路段扩容,提升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推进G235G312G328G347S204等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加强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线位、标准、实施时序等对接,实施改造秣陵、万家楼互通,增设窦村、龙袍、傅家边、九龙湖、淳化互通等工程。(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公建中心,市交通集团,江北新区,相关区

        3完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强化干线公路区域快联快通能力,建设服务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路网体系。贯通G235(浦口段)、S338(江宁段)、S356(西江互通至省界段)等城际公路断点。加强新城新市镇等节点覆盖,实施S356六合段、S247扩建等项目。到2025年,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里程约480公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建中心,市交通集团,江北新区,相关区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

        1布局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系统。持续推动建宁西路、和燕路、仙新路、龙潭、地铁4号线等过江通道建设,开工建设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宁仪扬线过江通道、锦文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做好七乡河公铁合用、市域18号线、地铁14号线等过江通道项目储备。到202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1821条,基本满足拥江发展需求。(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建中心,南京地铁集团,江北新区,相关区

        2优化城市交通出行体系。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推进新城快速通道、机场二通道、红山路—和燕路等快速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大拥堵节点改造力度。多部门联合协调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立完善常态化交通需求管理体系。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引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交、慢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持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合理发展中、低运量轨道公共交通。打造慢行交通体系,推进人行道净化行动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加强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设施一体化衔接。强化停车供需矛盾综合治理,优化停车泊位结构,实施差别化停车供给。(责任单位: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城管局,江北新区,相关区

        3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县乡公路提档升级,深化“农村公路+”发展模式,打造“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全国农村公路特色品牌。到2025年,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2000公里以上,特色田园、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及新型涉农经济节点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重要产业、旅游、物流等节点基本实现等级公路通达。(责任单位:江北新区,相关区,市交通运输局

        4扩大客运服务高品质供给。鼓励共享单车、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等共享交通业态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开启“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完善南京宁高线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重点推广“出行即服务(MaaS)”,以客运站、高铁站、机场等为重点场景,规范推进各类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整合发布信息资源,打造数字化出行助手,为旅客提供一体化出行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定制客运发展,拓展即时响应型公交和大站快线、高端商务巴士等新型服务模式,提供优质公共交通服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大数据局,江北新区,相关区

        (四)建设多层级的客货运枢纽体系

        1完善“四站”联动综合客运枢纽格局。优化高铁枢纽设施布局,推动南京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站城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四站”联动格局。高标准建设禄口机场空铁联运枢纽,推动宁扬宁马、宁宣铁路等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引入禄口机场,实现轨道与航站楼高效衔接,完善道路集疏运设施,推动机场快速出行体系辐射范围由100公里拓展至300公里左右。(责任单位:江北新区,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地铁集团、市交通集团,江宁区、溧水区,东部机场集团

        2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及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南京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南京尧化门铁路物流中心等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持续推动南京港集团“连长江、通亚欧、对接沿海、辐射中西部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中国储运“陆港一体”大宗物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整合运输资源,推动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多式联运线路、组织模式、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集团,南京港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3发展便捷换乘、高效换装的联运体系。在禄口机场、南京南站、南京站、南京北站等主要客运枢纽探索高铁(航空)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互认。依托禄口智慧机场,接入航班、高铁、地铁、停车场、出租车及网约车等数据,促进交通信息与航班信息融合,实现“空、铁、公、地”全方式高效换乘。构建完善以龙潭港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积极打造沿江铁水联运通道、沿京沪铁路公铁联运通道等,打造南京—蚌埠等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积极推进宁芜铁路扩能改造、京沪铁路货运外绕,完善铁路货运通道。(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东部机场集团,南京地铁集团、市交通集团,南京港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聚焦“现代化”,提升交通发展软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支撑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一)高质量建设智慧绿色平安交通

        1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化水平。推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网,建设S126全生命周期智慧公路、秦淮河智慧航道、洪蓝智慧船闸、南京港智慧港口等项目。推动交通运输和行业治理数字化转型,建设集公、铁、水、空各种运输方式,城市、区域交通一体化,跨部门、跨行业的市交通运输综合运行保障调度中心(TOCC)。推进南京都市圈出行即服务(MaaS)示范应用,打通跨区域、跨方式交通出行数据和支付壁垒,着力构建“标准化”出行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一站式”出行服务信息平台、“一票式”票务清分平台、“一码式”支付聚合平台、“协同化”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加强跨区域多方式换乘衔接。(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大数据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集团、南京地铁集团、市城建集团,东部机场集团,南京港集团

        2提升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双碳”行动,推进重点领域低碳转型。构建生态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枢纽场站建设,积极争创江苏省绿色港口。提升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扬尘管控、水污染防治、油气回收治理、岸电设施配套等能力。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网约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铁路货场、港口等领域应用,实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建设。探索加氢站建设以及氢能在物流运输、交通客运等领域的发展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0%、货运配送车占比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公建中心,东部机场集团,市交通集团、市城建集团

        3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车船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施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10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危桥改造、临水临崖道路安全隐患整治、隧道隐患整治、渡口渡船提档升级、老旧车船更新改造、船型车型标准化。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范,建立安全生产权责清单。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完善治超非现场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全市科技治超水平,健全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交通保畅和管控机制。(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江北新区,相关区

        (二)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城乡交通一体化体制改革。推进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升交通规划跨部门、跨区域协调协作水平。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和《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精神,提高交通运输领域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落实普通国省道市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保障普通国省道养护资金。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管好、护好农村公路,形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可持续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各区

        2加强法治交通建设。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重点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环保治理和安全监管,以及新业态规范发展等热点难点,推动规范管理和立法工作。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权责统一、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交通执法“四基四化”达标率力争达到100%。推进“互联网+行政执法”、信息化移动执法和非现场执法,实现法治交通建设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打造法治交通品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各区

        3推进信用交通建设。聚焦运输服务、工程建设、公路治超、港航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以及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评价、奖惩等关键环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重点加强“两客一危”、网约车、货运平台、超限治理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依法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形成信用监管合力。推进信用产品有效应用,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建“信用交通城市”。探索研究都市圈交通领域信用合作,支撑打造诚信都市圈。(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江北新区,各区

        4增强运输资源配置功能。培育区域港口运营中心,研究推动在南京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省级港口大数据和运营调度中心。探索建设国际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多式联运经营企业设立总部基地、营运中心。充分发挥机场、港口、铁路场站的枢纽资源优势,依托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进空港、海港、高铁港、信息港“四港合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大数据局、市商务局,相关区,南京港集团

        (三)培育壮大现代化交通运输产业

        1发展高端优质专业物流。探索发展高铁货运,建设南京北站高铁物流基地。积极发展电商物流,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构建合作发展平台,推进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城市建设。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主体,壮大冷链快递、供应链物流、即时直递等新模式,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服务以零库存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生产新趋势。(责任单位:江北新区,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2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统筹提高海港、空港、高铁枢纽地位和客货运功能,优化枢纽经济区“多位一体”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枢纽经济区。创新高铁枢纽站城融合项目运作模式,高质量打造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等高铁枢纽经济区样板工程。持续推进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等建设。(责任单位:江北新区,相关区,市空指办,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东部机场集团,市交通集团

        3强化交通产业集聚和延伸。培育创新型智能交通产业集群,依托溧水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基地,提升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和孵化水平,推进秦淮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方面加快研究应用,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龙头。推进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在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南京都市圈智慧轨道示范工程。瞄准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建设紫东综合交通实验室,突破智慧交通、先进交通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化建造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交通集团、南京地铁集团,相关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机制保障。市政府成立南京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区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公建中心、南京地铁集团、市城建集团、市交通集团、南京港集团、市空指办等单位主要领导,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公安局、东部机场集团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

        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把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重大任务,结合本地区实际和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指导,主动配合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牵头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在项目建设资金、要素配置、审批许可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

        2项目所在区根据项目资金政策承担相关费用并纳入区预算安排;负责承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及部分杆管线迁移、矛盾协调等工作;在项目规划、用地、环评、稳评及资金安排函等前期手续办理环节予以支持配合。

        3市发改委负责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报批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协调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4市财政局负责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省、市补助资金的统筹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并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做好交通资金政策、重大项目资金平衡方案研究制定及相关预算管理工作。

        5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各项目实施主体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服务和用地保障工作,争取国家、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6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批准等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7市水务局负责做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涉水行政许可等服务保障工作。

        8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应急局、市绿化园林局、市文旅局等部门和单位,在政策法规许可范围内,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做好相应支持服务保障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格局。

        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市级交通投融资企业通过发行REITs及经营权转让等形式盘活存量交通资产,募集资金用于交通新改建项目,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我市交通建设市场,选择一批规模适度、经济可行的交通建设项目推行“股权投资+施工招标”模式,减少项目建设初期资本金筹措压力。支持政府专项债券向交通建设项目倾斜,探索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土地开发统筹发展机制,通过土地运作为交通发展筹集资金,以沿线土地开发反哺交通建设。

        强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更大力度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政策支持。“十四五”期间,全市铁路项目、干线公路、干线航道、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补助标准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和既有相关政策执行。

        (三)强化用地保障。合理安排交通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土地利用效率高、单位土地交通承载量大的交通项目,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集中化解交通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等难题,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及时将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外部空间预控和空间指标预留,推动实现线性交通工程廊道预留和线位动态调整。争取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支持,对于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涉及的重大项目,协调省有关部门加大用地保障力度。

        (四)强化督查考核。开展项目跟踪评估,落实责任主体,完善考核机制。建立交通重大项目月度调度会商机制,及时会商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交通重点项目推进和服务保障任务纳入市相关考核体系。




        中共bt365最快线路检测_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盒子365app下载委办公厅2022814日印发